------来自异域的寻访
湘妃
有一种智慧,像一颗种子,在很多人心中成长。种到王维的心里,便勾画出 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 ,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的境界,把我们带到天辽地阔与宁静高远;种到苏轼的心里,便弹出“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”,“水光潋艳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的节奏,让我们体味大自然的去任自由与随机任运,或见山水空流与自在无羁。 这一种智慧,叫做禅。 当我们抿一口茶,品其中味,我们能品到禅;当我们让心境空灵,听滴水的声音,我们能听到禅;当我们看这阵风吹来,望那行雁归去,我们能看到禅。禅让我们心平如镜,以和谐姿态应对人生。 禅,种在了我们的心灵,成就我们生命之厚重;禅,种在了我们的中华,增添了中华文化之厚重。当我们了悟某些禅机,或者敲击古往今来众多智者的心灵,总能想起那个把禅根植在中国大地的异域人:达摩! 总想探访达摩,便去少林寺,那个让达摩面壁九年的山洞,某间留下达摩剑法的禅房,或慧可断臂求法的亭台,是的,在那里能找到达摩,却总觉得还不够,还想靠得近些,更近些,在中国,没有达摩出生的地方,那么,达摩去世的地方在哪里呢?达摩墓,在那里呢? 我们问过,却没有去寻过,另一行异域人,却把它寻到了。 7年前的一天,日本达摩院的人士向中国佛教协会发出询问:达摩墓在哪里?中国佛协把这个问题传递给了河南省佛协,河南佛协秘书长徐先生素来对达摩文化造诣深厚,这个问题启发了他的研究课题,他开始了真正的探访。 一首诗,成为了徐先生的向导: 达摩入灭太和年, 熊耳山下塔庙全。 不是宋云葱岭见, 谁知只履去西天。 为寻熊耳山,徐先生来到了三门峡市的陕县。现今的陕县,古名陕州,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。然而,在唐宋时代,这里正处于东京开封与西京长安之间,东西京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非常频繁,陕州这个必经之地的地位,便凸显了出来;再加之当时黄河的漕运非常发达,当船只行到陕县以后,由于河道逐渐狭窄落差增大的原因,无法再往西行,所有船只都把货物卸到这里,再换别的方式运输,所以这里的码头也非常繁忙。陕州便成为当时的重镇,连陕西的名字,也因为地处陕州之西而得来。 据《名山游记。唐枢》记载:渑池县南四十里,平岗杂山献,迤逦旋盘中,忽发突具雄广并峙,如熊之耳然。地名吴坡,介陕州,宜阳,永宁,渑池之间,当嵩花行脉,群椒攒拥,惟二山独窿。空相寺在西耳,达摩示寂处,僧凡三四百余,有勇艺。少林勇艺渊薮,空相于少林合宗。。。。。。 几番求索,徐先生终于在陕县的熊耳山下找到了达摩祖师的归真地:空相寺。 熊耳山下,当徐先生找到菩提达摩人生的终点,只见一座古塔,四块古碑,三间破庙,淹没在荒草丛中,不由得泪眼朦胧。 再看高高的熊耳山,状如卧佛,似达摩仰卧天地之间,头发、五官清晰可见,安详而宁静地长眠于此,达摩,就在眼前! 这里,便是禅宗的祖茔,这里,便是佛教的圣地,这里,将是全中国、东南亚、乃至全世界参禅者精神的家园,这个地方,名叫空相寺! 徐干祥先生感慨万千,而今古寺凋零,只剩遗址,熊耳山下已不再是塔庙周全,那首“达摩入灭太和年”的诗却道出了“只履西归”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的缘起。 那是在公元535年,达摩离开少林寺来到这里修行弘法,当时这里还叫定林寺,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已经建成,与中国第一座官建的寺院白马寺建于同一时期,并与之齐名,素称“陕郡之圣地,天下之名蓝”。次年,达摩圆寂后葬在这里,据说终年150岁。然而,他的神奇却并没有因此划上句号,就在达摩去世三年以后,北魏有个叫做宋云的使臣,出使西域回国,路过葱岭时,巧遇到大师,只见他杖挑着一只鞋子,行走在路上,宋云问:“大师,您这是要去哪里?”达摩说:“我回西边去。”宋云回国后,将此事报知北魏皇帝,皇帝非常惊奇,命开棺查看,只见棺内空空,独剩一只鞋子,这才知道达摩已脱化成佛西去了。 而与达摩结下一生缘分的梁武帝得知此事后,也感慨良多,亲自撰写了碑文加以赞颂,并在寺内建造了达摩灵塔与达摩空观(即达摩殿)。 提起粱武帝,这个永远被写在达摩传奇故事中的皇帝,我们不禁想起达摩初来中国时的那些历史与传奇……
Copyright 2009 空相寺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河南省三门峡市熊耳山 邮编:472123 电话:0398-3788852 (客堂) 信箱:kongxiangsi@126.com damo2000@126.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 豫(2023)0000035